3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農獸藥殘留問題,分別為合肥市肥西縣曹哥水產批發經營部銷售的泥鰍,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阜陽市阜南縣天天好潤超市銷售的大蔥,噻蟲嗪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合肥市肥東縣徽商大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吳健濤銷售的鳊魚,恩諾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恩諾沙星屬第三代喹諾酮類藥物,是一類人工合成的廣譜抗菌藥。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獸藥最大殘留限量》(GB 31650-2019)規定,恩諾沙星與環丙沙星之和作為恩諾沙星的殘留標志物,在魚類產品中最大殘留限量為100μg/kg。動物源性食品中恩諾沙星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在養殖過程中為快速控制疫病,養殖戶違規加大用藥量或不遵守休藥期規定,致使產品上市銷售時藥物殘留超標。
噻蟲嗪是一種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作用的殺蟲劑,能被迅速吸收到植物體內,并在木質部向頂傳導。《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 2763-2021)中規定,噻蟲嗪在蔥中的最大殘留限量值為0.3mg/kg。
3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
3批次食品檢出質量指標問題,分別為六安市金安區宜家生活超市銷售的、標稱六安市匡家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匡家原味葵花子,過氧化值(以脂肪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蚌埠市懷遠縣荊山家家悅生活超市銷售的、標稱合肥宇順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肉松味蛋糕,酸價(以脂肪計)(KOH)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安徽昊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阜陽)生產的藍莓咀嚼片特殊膳食,鈉不符合產品明示標準和質量要求。
過氧化值主要反映食品中油脂是否氧化變質。隨著油脂氧化,過氧化值會逐步升高。過氧化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用油已經變質,或者產品在儲存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當,導致油脂酸敗;也可能是原料儲存不當,未采取有效的抗氧化措施,使得原料中的脂肪已經氧化,導致終產品油脂氧化酸敗。
酸價是脂肪中游離脂肪酸含量的標志,也是衡量脂肪質量的重要標志。對于含油脂食品,酸價可作為衡量其是否酸敗的指標之一。酸價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產品所用的油脂因保存不當或存放過久導致產品中的油脂發生氧化;也可能是生產過程中對操作工藝控制不嚴,促使其含有的油脂加速氧化變質。
鈉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運動營養食品通則》(GB 24154-2015)中規定,運動營養食品中鈉元素含量最大值為1600mg/日,且《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特殊膳食用食品標簽》(GB 13432-2013)中規定,鈉含量不得低于標簽明示值的80%。而該產品標簽明示值2mg/日。特殊膳食食品中鈉元素不達標的原因,可能是原輔料質量控制不嚴,包括食品營養強化劑不滿足質量規格要求、食品原料本底含量不清等;也可能是生產加工環節控制不嚴,包括生產加工過程中攪拌不均勻、企業未按標簽明示值或企業標準要求進行添加等。
5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
5批次食品檢出微生物污染問題,分別為池州市青陽縣澗泉葛粉加工有限公司生產的野生葛根粉,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拼多多森善存保健食品旗艦店(經營者為安徽森善存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在拼多多(手機APP)銷售的、標稱南京同仁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銷的、安徽福記坊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玉米須茶、陳皮羅漢果茶(代用茶),霉菌不符合產品明示標準和質量要求;天貓楊太太旗艦店(經營者為蕪湖方共電子商務有限責任公司)天貓商城銷售的、標稱安徽郭老五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茯苓芝麻核桃糕,霉菌不符合產品明示標準和質量要求;淮北市相山區旺客隆生活超市銷售的、標稱安徽省韻豐食品有限公司(宿州)生產的海苔肉松味面包,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菌落總數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標,用以反映食品衛生狀況。超標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所使用的原輔料初始菌落數較高;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霉菌是評價食品質量安全的一項指示性指標,如果食品中的霉菌嚴重超標,將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使食品失去食用價值。霉菌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也可能是生產加工過程中衛生條件控制不嚴格消毒不徹底,還可能與產品包裝密封不嚴、儲運條件控制不當等有關。
霉菌和酵母是評價食品質量安全的指示性指標,食品中霉菌和酵母數是指食品檢樣經過處理,在一定條件下培養后,計數所得1g或1mL檢樣中所形成的霉菌菌落數和酵母菌落數。霉菌和酵母數超標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裝材料受到污染,也可能是產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環境條件控制不到位,還可能與產品儲運不當有關。
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
2批次食品檢出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分別為黃山市休寧縣五城鎮程記茶干生產的五城茶干,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宣城市涇縣章渡老醬園醬制品傳統釀造有限公司生產的豆腐乳,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是食品生產中常用的甜味劑之一,其甜度是蔗糖的40至50倍。甜蜜素(以環己基氨基磺酸計)檢測值超標的原因,可能是生產企業為增加產品甜度,超量或超范圍使用甜蜜素;也可能是使用的復配添加劑中甜蜜素含量較高;還可能是添加過程中未準確計量等。
山梨酸及山梨酸鉀是食品防腐劑,具有廣泛的抑菌效果和防霉性能。山梨酸可以被人體的代謝系統吸收而迅速分解,攝入量在食品安全限量范圍內并不影響人體健康。造成山梨酸及其鉀鹽(以山梨酸計)不合格的原因,可能是企業為延長產品保質期或者為彌補產品生產中衛生條件不佳超量或超范圍使用而導致。
對上述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屬地市場監管部門已責令生產經營者查清產品流向,召回、下架不合格產品,控制風險,并分析原因進行整改,涉及的不合格產品已按要求開展核查處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