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題目:實驗室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培訓
主辦方:食品伙伴網食品安全檢測服務事業部
課程介紹:
測量不確定度(簡稱不確定度)是評價實驗室測量質量的一個參數,不確定度越小,測量質量越高。要想獲得不確定度這個數值,需通過對實驗室的人、機、料、法、環各方面進行分析,建立一個數學模型,通過數學模型計算出不確定度。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評審依據RB/T214-2017《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能力評價 檢驗檢測機構通用要求》4.5.15測量不確定度條款里規定“檢驗檢測機構應建立相應數學模型,給出相應檢驗檢測能力的評定測量不確定度案例”、“可在檢驗檢測出現臨界值、內部質量控制或客戶有要求時,需要報告不確定度”。CNAS-CL01:2018《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中7.6.1規定實驗室應識別測量不確定度的貢獻,7.6.3規定開展檢測的實驗室應評定測量不確定度。無論是實際檢測工作需要還是法規規定都要求實驗室管理人員掌握測量不確定度的評定及應用,為了幫助各檢驗檢測機構最大程度掌握、理解有關標準的要求,熟練掌握正確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方法,能根據本專業領域特點建立數學模型,進行測量不確定度評定,食品伙伴網特舉辦本次培訓,本次課程不只講解測量不確定度基礎知識,我們還設計了案例分享及實操過程,希望參加培訓的人員能熟悉本專業領域的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回到工作崗位上能加深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熟練應用評定技巧。
課程對象:
實驗室主任、技術負責人、質量負責人、授權簽字人、檢測部負責人、技術總監、質量監督員、內部審核人員、外部審核人員等關心測量不確定度評定的人員;政府、科研研究機構及高校相關人員;檢測校準機構相關人員、耗材、器材和設備供應商;其他關注會議的參會人群。
主講人介紹:
周桃庚 1989 年同濟大學應用數學系畢業,2002 年北京理工大學光電工程系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博士畢業,同年進入北京理工大學武器系統與應用博士后站工作,出站后留校任教,2004 年聘為副教授。發表學術論文20 多篇,以第一或第二發明人申請專利5項,授權2項,完成科研項目多項,主要講授“誤差理論及應用”、“光學中的數學方法”碩士研究生課程,以及本科生課程“公差與誤差”中的誤差部分,主要從事光學測試、誤差理論和數據處理、航天器軌道確定等方向的研究。兼任全國誤差與測量不確定度研究會理事,具有多年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工作經驗,為測量不確定度評定常用標準《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JJF 1059.2-2012用蒙特卡洛法評定測量不確定度》起草人。
課程大綱:
第1節 測量不確定度概念的產生和發展
第2節 GUM法與Top-down法的聯系與區別
第3節 統計學的基本知識
第4節 不確定度基本概念等名詞術語
第5節 標準不確定度A類評定
第6節 標準不確定度的B類評定
第7節 合成標準不確定度的計算
第8節 擴展不確定度的確定與測量結果的正確表示
第9節 測量不確定度在結果比對及合格評定中的應用
第10節 不確定度評定實例講解
課程費用:
標準費用900元/人,同單位兩人及以上800元/人。
聯系我們:
金老師:18106383420(微信同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