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热无码免费a片免费下载,老熟女草BX×,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家畜養殖 » 正文

山羊常見皮膚病的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1-18
核心提示:疥癬病。是由疥蟥引起的 接觸性傳染病。病羊患部出現禿塊,灰白色、發癢,羊啃咬、擦癢,患部被毛脫落。此病往往先在頭部發現,眼圈、頰及耳部是經常侵襲的部位,逐漸發展至軀干兩側等。皮膚碎屑鏡檢很容易找到疥蟥,特別是耳部刮皮中。
      1.疥癬病。是由疥蟥引起的 接觸性傳染病。病羊患部出現禿塊,灰白色、發癢,羊啃咬、擦癢,患部被毛脫落。此病往往先在頭部發現,眼圈、頰及耳部是經常侵襲的部位,逐漸發展至軀干兩側等。皮膚碎屑鏡檢很容易找到疥蟥,特別是耳部刮皮中。
 
  防治:圈舍要保持干燥、衛生,讓羊多曬太陽,防潮濕、擁擠,對新引入的羊要隔離檢疫。對病羊要進行隔離治療,用殺蟥膚200~300倍稀釋涂擦患部,伊維菌素按0.2毫克/公斤皮下注射,療效良好。每年春、秋兩季對大群進行藥浴,浴液可選用1%敵百蟲溶液等。
 
  2.皮膚霉菌病。本病是由霉菌引起的一種皮膚傳染病。山羊感染后,一種表現為單純的圓形脫屑,只帶少數幾根斷毛;另一種為:起初皮膚上好像撒了一層面粉,后來羊毛脫落,在鱗屑相互粘結之后,形成一厚層灰色干痂。患病時,羊只不表現瘙癢,有時蔓延至全身,但并不侵染足端,傳染性并不大。
 
  防治:對圈舍和用具要定期消毒。患部先剪掉周圍的被毛,用溫肥皂水洗滌患部以軟化皮膚,然后涂擦10%水楊酸酒精溶液,每天1次直至痊愈。
 
  3.潰瘍性口炎。本病一般是由壞死梭狀桿菌通過傷口感染引起。病羊主要表現為流涎、口臭、呼吸粗厲,口腔、舌面和喉發生潰瘍。
 
  防治:注意環境衛生,特別是要經常保持飼喂和飲水器具的清潔。先用1%~2%硫酸銅液涂擦潰瘍面,然后涂抹磺碘甘油。再肌注磺胺類藥物可獲良效。
 
  4.羊虱。羊虱主要寄生于角、耳根基部、頸部、腹下及四肢內側。羊虱可引起皮膚瘙癢,羊只通過啃咬或摩擦而損傷皮膚。當大量羊虱聚集時,可使皮膚發生炎癥,脫皮或脫毛。嚴重感染則造成羊只逐漸消瘦、貧血。
 
  防治:一旦發現,可用菜籽油、煤油混合涂在患處,每天3~5次,連續3~4天。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山羊 常見 皮膚病 防治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258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