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热无码免费a片免费下载,老熟女草BX×,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養殖技術 » 水產養殖 » 正文

改善池塘水環境的措施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4-12-22
核心提示:池塘是魚類棲息活動的場所,也是魚類天然餌料生物的生產基地。池塘水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天然餌料生物的豐欠、魚類生長及魚病情況。因此,調節水質是池塘養魚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

池塘是魚類棲息活動的場所,也是魚類天然餌料生物的生產基地。池塘水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天然餌料生物的豐欠、魚類生長及魚病情況。因此,調節水質是池塘養魚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

一、適當施肥。施肥不僅能培養增加水體中的天然餌料生物,而且也是改良水質的有效方法,即使是人工投餌的池塘,也要進行適當施肥,使池水中浮游生物群體始終保持一個適當的密度。施肥包括有機肥、無機肥、鈣肥、微肥等。

二、適時注水。適時注水是為了給水體帶進氧氣及補充水中缺乏的某些營養元素,如鐵、錳、硅等。其次是沖淡水體有機質濃度、有毒氣體,促使池水所含成分的平衡,消除或減弱老水的危害,使池塘水環境適合魚蝦等快速健康生長。6-9月魚類生長旺季,每7-10天注水1次,早春和晚秋每15天左右注水1次,每次注水20-30厘米,高溫季節傍晚池塘應禁止注水。

三、清除過多淤泥。隨著養殖時間的延長,投餌放肥量增加,時間一久池塘底部就會沉積一些魚類糞便、飼料殘渣、有機質等。這些有機物容易滋生致病菌、寄生蟲和有毒物質,池塘過厚的淤泥對魚類生長是不利的,所以要每隔2-3年清淤1次。

四、定期攪動池底。攪動池底是為了翻松底泥和造成池水上下混合,促進底部有機物質分解,釋放出淤泥中的有毒物質,保持營養物質在上下水層分布的平衡。攪動池底工作可2周進行1次。

五、合理使用增氧機。合理使用增氧機能起到攪水、增氧、曝氣的作用,是池塘精養高產必不可少的安全保障措施。正確使用增氧機的方法是:晴天中午開,陰天次日早晨開,連綿陰雨或由于水肥魚多原因而有嚴重魚浮頭危險時在半夜前后開機,魚類主要生長季節,堅持每天開機,陰雨天白天不開機,傍晚不開機。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改善 池塘 水環境 措施
[ 網刊訂閱 ]  [ 生產技術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04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