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热无码免费a片免费下载,老熟女草BX×,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亚洲乱码日产精品BD在线观看

VIP標識 上網做生意,首選VIP會員| 設為首頁| 加入桌面| | 手機版| RSS訂閱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食品專題 » 生物名詞庫 » 生命科學總論 » 正文

興奮性突觸后電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6-08-12
  興奮性突觸后電位 excitatory postsynapt-ic potential 略稱EPSP。是指由興奮性突觸的活動,在突觸后神經元中所產生的去極化性質的膜電位變化。這種去極化超過閾值時,就產生突觸后神經元的興奮,亦即產生動作電位。在貓脊髓運動神經元中,刺激對應Ia群的向中纖維時所產生的EPSP1 1.5毫秒內達頂點,以后則大致按指數函數下降,10 20毫秒內回到靜息電位水平。這時,突觸下膜在化學遞質作用下,增大了鈉離子或許還有鈣離子的透性,而產生了這些離子的移動。稱此電流為突觸后電流(postsy-naptic current),結果發生膜電位變化,亦即產生EPSP。遞質的作用即離子透性的增大約在1毫秒內結束,以后EPSP將按膜的電時間常數消失。與這種化學傳遞的EPSP相對應,電傳遞的EPSP是因突觸前纖維的動作電流,通過電緊張的結合,流到突觸后神經元而發生的,其時間過程也與動作電位的時間過程大致對應。
 
[ 網刊訂閱 ]  [ 食品專題搜索 ]  [ ]  [ 告訴好友 ]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推薦圖文
推薦食品專題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340 second(s), 19 queries, Memory 0.88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