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本程序文件旨在通過對食品加工過程中異物來源的分析,制定并實施有效的防止異物混入的措施,確保產品質量,降低客戶投訴和索賠風險。
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食品加工企業從原料采購、生產加工到包裝儲存的全過程異物控制管理。
3.職責分工
3.1 生產部門
負責按照本程序文件要求執行生產操作,防止異物混入產品。
對生產設備、工具和環境進行日常清潔和維護,及時發現并報告潛在的異物風險。
3.2 質量控制部門
制定和執行異物檢查計劃,對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進行異物檢測。
監督生產部門執行異物控制措施,對不符合情況提出整改要求并跟蹤整改效果。
3.3 采購部門
選擇合格的原料和包裝物料供應商,確保所采購的物資符合質量和衛生標準。
要求供應商提供相關證明文件,如衛生合格證、出廠檢驗合格單等。
3.4 倉儲部門
對原料和包裝物料進行妥善存儲和管理,防止異物污染。
按照先進先出原則發放物資,確保庫存物資的質量。
4.異物來源分析
4.1 異物分類
外來異物:包括金屬、玻璃、砂石、毛發、絨毛、紙屑、木屑、塑料、紙渣、手套皮等非食品本身的物品。
本身異物:指產品本身攜帶的,不被客戶接受的異物,如糊渣、魚骨硬刺等。
4.2 混入原因
人員因素:加工人員帶入毛發、絨線、手套皮、創可貼、紐扣、鑰匙、飾物、煙蒂等異物。
設備因素:加工設備、器具破損脫落,如筐具、刀具破損,燈泡、玻璃破裂,焊接維修產生焊豆、焊渣等。
原料因素:原料本身含有雜物,如蟲子、干草等,且清洗不徹底。
工藝因素:加工方法不當,缺少選別、清洗等去除異物的工序。
環境因素:加工環境中的飛蟲、蒼蠅、墻壁水泥塊、水質雜質、內包裝材料異物等混入產品。
5.防止異物混入的對策
5.1 原則及方向
加強原料庫和前處理車間雜質異物管理,及時清理廢紙箱、塑料袋、線繩和標簽等,防止混入下一道工序。
強化車間安全衛生管理,定期檢查并消除衛生隱患,如捕殺飛蟲、控制毛發、管理破損工器具等。
提高全體員工對異物控制重要性的認識,將其納入產品質量重要規程。
5.2 具體管理措施
非生產性物品管理:在更衣室入口處,監督員工將與生產無關物品存放至指定區域;嚴禁佩戴首飾進入更衣室;檢查便服紐扣、拉鎖,工作服使用粘合扣;對必須帶入車間的非生產性物品做好登記和檢查。
工作人員穿戴管理:確保工作服清潔、無破損,定時清洗;規范穿戴程序,嚴格按照要求佩戴口罩、帽子等;禁止便服外露,嚴禁穿工作服外出。
毛發控制管理:穿戴前、穿戴后及工作期間均進行毛發檢查,使用粘輥或膠帶清理毛發;工作人員理發后需洗頭并接受檢查;鼓勵員工定期洗澡、洗頭。
原、輔、物料間操作管理:使用前清理原輔物料外包裝,分開存放內外包裝物料;使用時遵循先進先出原則,確保開口整齊。
設備維修管理:維修人員清點工具并記錄,保持工作服清潔;非必要工具禁止帶入車間;較大維修項目班后進行。
玻璃制品管理:班后更換燈管,規范操作流程;車間玻璃門窗貼防護紙,專人負責清理和檢查;更衣室鏡子編號管理;特殊玻璃器具加防護設施。
金屬制品使用管理:通過目視和磁鐵吸附檢查原料;每班檢查工器具,確保無破損;設備焊接處去除焊豆;包裝時使用金屬探測器。
紙片使用管理:禁止員工帶廢紙進車間,對報表進行數量管理,防止破損;產品包裝時避免紙屑混入。
塑料制品管理:專人檢查塑料盒、筐,修整毛刺,及時處理老化器具;控制塑料紙、毛刷使用,確保顏色與產品區分開。
竹木制品管理:嚴禁使用竹木質工器具和衛生器具。
乳膠手套使用管理:進車間前、工作中及班后檢查手套,破損及時更換;若膠皮丟失,重新檢查相關產品。
包裝管理:確保包裝物料運輸車輛清潔,選擇合格供應商并檢驗物料;使用前確認物料和產品信息,更換產品時徹底清理物料。
包裝物料間管理:規范人員著裝和行為,保持室內衛生清潔;分類存放物料,離地離墻并遮蓋;禁止存放化學藥品等物品。
蟲害控制管理:保持車間出入口膠簾、緩沖間清潔;關閉車間門窗,清理排水口和進排氣口;定期捕殺飛蟲,必要時進行藥物殺蟲并清理殘留。
6.記錄與追溯
各部門應按照本程序文件要求,對異物控制相關的操作和檢查進行記錄,如《外來人員入車間記錄表》《設備維修記錄》《包裝物料檢驗記錄》等。
記錄應包括操作時間、人員、內容、結果等信息,確保記錄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
建立產品追溯體系,以便在發現異物問題時能夠快速追溯到原料來源、生產批次、加工環節和流向,采取相應的召回和整改措施。
7.培訓與監督
人力資源部門應制定異物控制培訓計劃,定期組織員工培訓,確保員工熟悉異物控制的重要性、方法和本程序文件要求。
質量控制部門定期對各部門異物控制措施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通知相關部門整改,并對整改情況進行跟蹤驗證。
將異物控制執行情況納入員工績效考核體系,對執行良好的部門和個人給予獎勵,對違反規定的進行處罰。
8.程序文件的修訂與更新
當國家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發生變化,或企業生產工藝、設備、人員等情況發生重大改變時,應及時對本程序文件進行修訂。
由相關部門提出修訂申請,經質量控制部門審核,管理層批準后進行修訂,并及時發布和培訓新的程序文件內容。